在澳大利亚公布工资价格指数数据后,澳元成功维持住涨幅态势。得益于美国通胀数据不及预期致使美元走弱,澳元的涨势得到进一步巩固。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第一季度工资价格指数环比增长 0.9%,超出市场预期的 0.8%,成为支撑澳元的关键因素之一。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释放出美中关系积极向好的信号,也为市场情绪带来一定提振。
周三,澳元兑美元延续上涨步伐。在前一交易日,澳元兑美元的涨幅已超 1.50%。美国通胀数据疲软直接导致美元承压下行,进而推动澳元兑美元汇率持续走强。从澳大利亚工资数据来看,经季节性调整后的 2025 年第四季度工资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3.4%,高于 2024 年第四季度的 3.2%,也超出市场预期的 3.2%。这一表现标志着澳大利亚薪资增长在经历 2022 年第三季度以来最慢增速后,开始迎来复苏。季度层面,第一季度该指数攀升 0.9%,显著高于预期的 0.8%。
澳大利亚政治格局也出现新动态。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选举大获全胜后,于周二宣誓开启第二个任期,且财政、外交、国防和贸易等关键内阁职位保持稳定。阿尔巴尼斯还计划于周日出席罗马教皇利奥十四世的就职弥撒,并将借此机会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等领导人会面,重点探讨贸易关系相关议题。
国际局势方面,特朗普向福克斯新闻透露,正在积极争取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强调美中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缓和,使得投资者对澳大利亚大幅降息的预期有所降温。市场预计,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到年底将现金利率降至约 3.1%,而此前预期为 2.85%。不过,市场仍普遍认为,澳储行在即将到来的政策会议上,大概率会实施 25 个基点的降息操作。
美元在疲软的美国通胀数据冲击下持续走弱。截至目前,衡量美元兑六种主要货币表现的美元指数(DXY)下滑至约 100.90。交易员们正密切关注本周晚些时候即将公布的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密歇根大学最新的消费者信心调查数据。美国 4 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2.3%,低于 3 月份的 2.4%,也未达市场预期;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 同比上涨 2.8%,与前值和预期持平。按月来看,4 月整体 CPI 和核心 CPI 均上涨 0.2% 。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末美中在瑞士的贸易谈判达成初步协议,双方大幅削减关税,消息传出初期美元一度走强。根据协议,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 145% 降至 30%,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 125% 降至 10%,被视为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的重要里程碑。为期两天的谈判中,双方均表示取得 “实质性进展”,中国副总理何立峰称此次谈判是稳定双边关系的 “关键第一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认为,这是缩小 4000 亿美元贸易失衡的建设性举措,但格里尔也警告,若协议最终未能落实,可能重启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中国 4 月份经济数据也引发关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 0.1%,连续三个月下滑;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收缩 2.7% ,降幅超预期。
澳大利亚本土经济数据同样有亮点,西太平洋银行消费者信心指数在 5 月份环比上升 2.2%,达到 92.1,扭转了上月 6.0% 的下降趋势,这也是今年的第三次增长。
从技术分析角度看,澳元兑美元前景乐观。周三,该货币对在 0.6470 附近交投,价格位于 9 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上方,且 14 日相对强弱指数(RSI)突破 50 关口,进一步强化看涨信号。澳元兑美元有望冲击近六个月高点 0.6500 关口,若能成功突破 2024 年 12 月 2 日创下的 0.6515 高点,或将向 2024 年 11 月的七个月高点 0.6687 发起挑战。不过,若行情反转向下,澳元兑美元可能先测试 9 日指数移动平均线 0.6433,随后是 50 日指数移动平均线约 0.6353 的支撑位。一旦这些关键支撑位被有效跌破,澳元短期和中期的上涨动能将被削弱,甚至可能跌至 2020 年 3 月以来未曾触及的 0.5914 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