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ECB)政策制定者马丁斯・卡扎克斯(Martins Kazaks)周五强调,“采取逐次会议的政策路径是正确的”,并指出 “围绕贸易措施存在大量不确定性”。这一表态延续了欧央行近期对全球经济风险的谨慎基调。
-
欧元兑美元短期反弹遇阻
受美国通胀数据疲软(4 月 PPI 环比下跌 0.5%)影响,美元走弱推动欧元兑美元反弹至 1.1200 关口附近。但欧央行官员此前释放的降息预期(如维勒鲁瓦暗示今夏可能降息)形成压制,限制欧元上行空间,凸显货币政策预期对汇价的主导作用。
-
欧央行明确 “贸易战而非货币战” 立场
欧央行官员维勒鲁瓦・德加洛早前指出,当前全球主要矛盾是贸易冲突而非货币战争,暗示欧央行将优先通过维持宽松政策(如潜在降息)应对经济疲软,而非介入汇率博弈。这一表态与卡扎克斯的 “逐次会议决策” 形成呼应,强化了欧央行 “数据依赖” 的政策逻辑。
-
美国对华科技制裁的内部分歧加剧市场波动
据《金融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内部就在何时将中国芯片企业列入出口黑名单存在分歧。此类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不仅冲击半导体供应链(如白银等工业金属价格承压),还可能通过贸易渠道传导至欧洲出口型经济,进一步放大欧央行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卡扎克斯的言论表明,欧央行在贸易摩擦、供应链动荡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多重压力下,倾向于避免提前锁定政策路径,而是通过每次会议的最新数据动态调整策略。这种 “相机抉择” 模式既为应对突发风险保留空间,也反映出欧央行对通胀持续低于目标的担忧(如欧元区一季度 GDP 增速下修至 0.3%)。
对欧元而言,短期受美元走弱支撑,但中长期仍受制于欧央行鸽派预期。若美国进一步升级贸易制裁,可能加剧全球风险偏好波动,欧元作为风险货币或再度承压。投资者需重点关注 6 月欧央行议息会议对降息路径的指引,以及美国对华科技政策落地节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欧元兑美元的突破方向。
欧央行官员的密集表态勾勒出 “谨慎宽松 + 灵活应对” 的政策框架,在贸易不确定性消解前,欧元难改震荡格局。市场需在美元周期、欧央行政策与地缘风险的三角博弈中寻找平衡,短期关注 1.1200 关口的多空争夺,中长期则需跟踪欧美货币政策分化的实际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