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最严峻的阶段或许已然过去,然而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波折。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指出,鉴于关税出现大幅削减的情况,我们目前预计美国关税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幅度在 0.6 至 1.0 个百分点之间。除非双边贸易的紧张局势再次升级,否则中国大概率不会出台额外的财政刺激措施。
应急方案旨在应对突发状况
“中美双方已就削减关税达成一致意见,以此来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美国会将关税从 145% 降至 30%,中国则会把关税从 125% 降至 10%,此项措施从 5 月 14 日起开始生效。双方将暂停征收 24% 的额外关税,暂停期为 90 天。此外,还会建立起进一步谈判的相关机制。尽管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的贸易战能为当下提供一定参考,但首轮贸易谈判所取得的结果好于市场预期,我们认为这项协议仅仅是漫长且充满坎坷旅程的起始点。”
“根据我们的估算,30% 的关税会在未来 12 个月内使中国的 GDP 增长率降低大约 0.6 个百分点。倘若在 90 天的关税暂停期结束后,重新加征 24% 的关税,那么对 GDP 的影响将会上升至大约 1.0 个百分点。我们预估,3 月获批的财政方案全面施行后,大部分关税所带来的影响将被抵消。如果双边谈判的情况恶化,我们预计政府会依照 4 月政治局会议的指示,推出额外的财政刺激举措。因此,我们维持对 2025 年 GDP 增长率 4.8% 的预测,并且认为下行风险较为温和。”
“中国央行近期推行的宽松措施基本契合我们的预期。在此之后,我们维持在第四季度政策利率再下调 10 个基点的预测。我们预计,除非推出额外的财政刺激政策,否则在今年剩余时间内不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我们将 2025 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胀率的预测从 0.7% 下调至 – 0.1%,以此来体现全球关税战对中国以及美国以外经济体所产生的通缩影响。”